森林进城公园下乡,让百姓尽享生态“红利”-现金网官网

[编辑:柴珊珊]

以“生态园博,绿色生活”为主题,本着“城市双修,乡村振兴”的理念,我市用不到3年时间,把复兴区户村镇西湖一带的工业园,打造成精美园博园。这种“蝶变”是如何发生的?近日记者走进户村镇西湖畔的涧沟村,听这里的居民讲述“蝶变”前后的景象,以及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。

邂逅“万事通”

9月10日上午,天气晴朗,微风习习,雪白的浮云在蓝湛湛的苍穹里流动。记者来到紧邻园博园的户村镇涧沟村,只见村内到处是头顶安全帽的工人,他们三五成群,或修村道、或垒花坛,一派忙碌景象。经村民介绍,记者在村口小桥附近的工地里见到了涧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柳毅。

“你来得不巧,村干部都在各责任区干活,实在没时间接受采访。”记者以为要吃闭门羹,站在原地有些为难。柳毅正在指挥村民铺设便道砖,突然转身对记者说,“安保主任柳燕国这会儿没事,他可是村里有名的‘万事通’,我叫他来。”

柳毅拨打完电话,向记者解释说,“园博园马上要开门迎客,作为园区的村落,我们所有工作也要往前赶……”一语未了,人群后传来摩托车的轰鸣音。一位中年男子跳下摩托车,走到记者面前。经介绍,他正是柳燕国,目前负责村口执勤工作。柳燕国带着记者来到村委会办公室。落座后,记者迫不及待问起园博园的情况。柳燕国眼前一亮,打开了话匣子。

这里原是一片工业园

“涧沟村北的780亩地,如今用于园博园核心景区的建设。”柳燕国说,那片土地,原来是一片工业园区。因附近有邯钢、纵横钢铁、裕泰焦炭等大型工矿企业,从上世纪90年代起,村里最早富裕起来的一批人纷纷在那里投资建设铸管、冶炼等钢铁配套企业,最多时达到30余家。为方便这些企业运输货物,经镇政府、村“两委”多方筹资,在村北修建起一条厂矿路。

“村里经济上去了,可环境污染问题随之而来。”柳燕国说,那时,白天打扫了屋顶、院子,到了晚上又蒙上厚厚一层灰尘。特别是村北那块土地,就是现在园博园所在地,林立的烟囱向天空喷着火、吐着烟,好像把天上的白云也染成了灰色;空气里充满了呛人的味道;耳畔到处是机器的轰鸣声;从工厂回来的工人们,一个个灰头土脸,就像刚打过仗的士兵。

那里原本有一片叫“西湖”的天然湖泊,沿岸水草丰美,环境优美,是村民儿时的乐园。柳燕国说,大小工厂建起来后,“西湖”成了天然排污池。没几年工夫,湖边绿植枯死,湖水黑臭发黏,鱼虾死光,这里彻底变成了苍蝇蚊子的乐园。村里的庄稼长势也不好,蔫蔫的,无精打采,施再多的肥也没用,好些村民搬走了。当时涧沟村“两委”想打造美丽乡村,可守着工业园区,污染严重,村“颜值”提升不上来,只得作罢。

柳燕国说,村北建设园博园以来,他看到了变化:原先的厂房拆除,机器轰鸣声消失,黑污水没了,蜻蜓、蝴蝶飞舞,留在儿时梦里的美景重现。

一个电话

“变化起于一个电话。”柳燕国故作神秘地拿起手机,在手里晃动了几下,然后一边拨电话,一边对记者说,“这段历史,还是让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安敬平亲自来讲吧!”

电话接通后,柳燕国向对方简短汇报了情况,征得同意,他把手机递到记者手上,然后乐呵呵地说,“不巧安书记出差了,你直接在电话里采访他吧。”

核实身份后,通过电波,涧沟村党支部书记安敬平向记者讲述了这个神秘电话的来龙去脉。

“30多年前,我是靠一台拖拉机起家,搞起运输业。”安敬平说,家里有了点积蓄,他在村北的空地开办了一家铸管厂和炼铁厂,不仅自己致富,还解决了村里200余口人的就业。

2017年11月的一天晚上,安敬平查看完工厂的生产情况,回到家正准备休息,他的手机突然响起。是户村镇政府的办公电话。“这么晚还打电话,出什么事了?”安敬平慌忙接通电话。原来是户村镇领导向他传达复兴区委、区政府的决定,要求他3天内把村北的工厂全部拆除。

这个电话对安敬平来说,无异于晴天霹雳。他回忆,当时感觉身子沉重,坐在床上站不起来,眼睛不觉湿润了。村北也有他经营的两家工厂,前后投资达4000余万元,“30多年心血的结晶,说拆就拆,无异于心头割肉。”犹豫、彷徨,让安敬平痛苦万分。但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,又是村干部,他很快冷静下来,“为了复兴区更好地发展,自己应该带头拆。”

时间紧迫,安敬平赶紧去做妻子的思想工作。“妻子起先反对,嚎啕大哭,赌气让我辞官。”安敬平说,就算企业家也要服从党的政策,何况他是党员。不断劝说下,妻子同意了拆厂决定。

安敬平连夜召集全村的干部、职工和企业主,安排拆除村北工厂的事宜。听说安敬平带头拆自己的厂子,大家不再提什么意见。

忙完工作,时间已经接近午夜。安敬平回到家,躺在床上辗转反侧,彻夜难眠。挨到次日早晨5时许,天刚擦亮,安敬平唤醒村干部,开上钩车、铲车向村北工业园区进发。

随着“轰隆隆”的倒塌声,安敬平率先拆除了自家经营的厂房。1天内,涧沟村北的大小厂房化为废墟,打响了西湖周边拆除“散乱污”企业的第一枪。

以此为起点,户村镇当年围绕“西湖”周边工业园区,累计拆除违建2091处,97万平方米,涉及企业279家,腾出空间6400余亩,使那里的环境大为改善。

2018年8月,我市压减炼铁产能151万吨、炼钢产能30万吨;制定邯钢退出搬迁方案。9月初,邯钢集团一座1000立方米高炉进行了现场关停。从此,复兴区西湖周边告别污染,逐步恢复绿美风姿。

当年,河北省政府正式同意邯郸市承办河北省

第四届园林博览会,园博园选址复兴区的“西湖”畔。2019年8月,园博园正式动工。

两根烟囱见证历史

放下电话,记者脑海里正回味着这段激动人心的历史,坐在对面的柳燕国邀请记者一起到村北的园博园采风。了解到53岁的他早晨4时才下夜班,记者劝他好好休息。但热情的柳燕国执意要记者留下。

下午4时,小憩片刻的柳燕国骑着摩托车,带着记者从涧沟村北的一条小路出发,奔向园博园。一路上,他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讲述着眼前景区的“前世今生”。他指着山水邯郸园区说,这里曾是邯钢的一家附属企业,当年黑污水横流,现在多漂亮。

欣赏完山水邯郸园,柳燕国又带着记者沿着一条小道向西走。他说,这条道原来是工业园区的厂矿路,早被大车轧得坑坑洼洼,现在重铺了柏油面,成了园博园里的观光道。

继续往西走,我们来到唐山园,该园的核心景观“工业之花”,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巨大“月季花”。柳燕国告诉记者,这朵“月季花”其实是当年村铸管厂的烟囱。记者半信半疑,走近一看,果真如他所说,只不过烟囱外面进行了装饰,不仔细看很难发现。柳燕国说,园博园共保留了两根烟囱,成为原工业园区的仅存痕迹。

回味着柳燕国的话,记者发现这两根烟囱仿佛两座纪念碑,记录着过去的教训,警示着我们不要再犯污染环境的错误。

邯报融媒体记者 刘昆


现金网官网
网站地图